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悼亡父3帖

追念父親大人


憶幼年常埋怨,室陋食貧、容忍退讓、
勤於耕耘卻不問收穫,總教我放棄一時爭勝。

到如今才體會,感恩圖報、知足常樂、
奉公守法而不失情趣,原是您恩賜永恆富足。

My Father

In memory of  Mr. Wu, Qian Gang

I am very sorry to let you know, My dear friend,
Ten weeks ago, my father passed away.
My family has been through a very tough time,
And it is the reason, for awhile, I haven』t been seen.

Never knew that I could be so sad, till I finally lost him,
Never have I cried so bad, till I closed his eyes,
Hardly hugged him so hard, till he had silently gone,
Until holding his hands, I hadn』t felt real cold indeed.
When I was teen, I did not understand him,
Lousy house, poor food, old clothes, he was still happy,
Unfairness, giving more than gaining, always he was taking in,
Forgiving, forgetting, forever being thankful, he deeply deemed.

Not until I had grown up, did I first realize,
Loyalty, kind heart, honest words, he truly commended,
Sincerity, be earnest as well as be fun, on a balanced life he was keen,
An invisible, invaluable, infinite virtue, he left to me.
The grass I planted on his grave has turned already green,
I learned my soul should not have remained all time blue,
Yes, My dear friend,
He did give me a second chance, my life insight to dream.

Sincerely yours, Sean

先父行誼

我們的父親吳乾剛先生,生於民國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不幸於民國八十八年三月二十七 日因肺腺癌病逝榮民總醫院,享年七十八歲。父親為海南省瓊山縣長流鎮人,在兄弟姐妹八人 中排行第三,自幼忠厚,深受先祖父吳維美先生疼惜,然因日軍竊據海南島,乃於十六歲出走 至大陸廣東省,十八歲報考廣州灣陸軍軍官學校第四分校,發憤圖強、力爭上游,得以第二 名畢業的優秀成績,保送中央大學進修,修業後留校擔任助教。旋即抗戰勝利百廢待舉,父親 乃隨部隊栘防各地,領導弟兄造橋修鉻,年方二十七歲即官拜少校,獲長官賞識拔擢為工兵營 長。民國三十八年隨國軍來台,三十歲結識先外祖父陸軍少將倪福欣先生之女公子倪根勤女 士,兩人情投意合結為連理,婚後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育有三子。
當年物資匱乏、軍旅生活條件嚴苛,家中幸賴母親賢慧維持,父親才得以無後顧之憂努力 勤學,先後通過甄試前往美國、日本等國進修,並考上參謀大學高級班接受進階軍事訓練,皆 表現優秀、成績斐然。然而努力與機運交錯,父親三十九歲始任中校,或因溫良儉讓而拙於言 詞、勤於任事而疏於其他,遂於民國五十九年退伍。父親除役後,將家中斗室佈置為教忠教孝 之地,安排兩岸形勢沙盤,圖說和平發展之道;懸掛古今聖賢、政府領袖、與曾有杯水恩澤的 前輩圖像,並立頌詞;又精心撰寫國事建言數十萬言,冀望國家富強康樂、人人道德傳家。父 親在時人眼中或被視為不合時宜,但在孩子們心中,卻深受他篤信教誨、身體力行、感恩圖 報、知足常樂的情操所感動。
回憶父親當年,限於陋室,以床板為桌,埋頭苦讀,母親則在戶外,以路燈為光,雙手編 織家庭代工,不覺有苦,但覺有樂。父親的舊衣剪裁傳給長子,再傳於兩弟,補丁增厚,不覺 其醜,但覺其暖。
父親雖律己甚嚴,但待人和靄可親、守禮守分,從未口出惡言,在關心家國之餘,也參加 了幾個老年人的社團,並擔任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七期校友會會長一職,經常一身白衣、白鞋、 白帽,寓服務於同樂,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他奉公守法而不失情趣,謹慎穩健又兼具 赤子之心的風格,對子孫有很深的啟示。父親的長子統雄現任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主任,娶妻 游珮筠;二子聖雄現任師大中文系副教授,娶妻吳馥辰,肓有一子柏萱、一女柔萱;三子競雄 現職大慶科技公司協理,娶妻王麗莉。
父親一生多為他人著想,不願拖累他人,在得病期間,憑著他堅強的生命力與樂觀的態 度,渡過了大部份的時間。臨終的時候,雖然癌細胞已經佔據了他大部份的器官,卻沒有使他 的身體過份憔悴。癌症的痛苦,也沒有使他纏綿病褟。他留給我們的,是對生命的熱愛,與理 想的執著。因為孩子們都有健康的人格,與喜樂的家庭,他走得沒有牽掛。
父親離我們而去了,我們湧出的淚水,再也洗不開他的眼簾,我們擁抱他的雙臂,再也溫 暖不了他的手掌。我們追悔『子欲養而親不待』覺悟總是太遲:但我們也慶幸他留給我們樂觀 進取的熱血,與不折不撓的骨氣。
父親將於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十八日移柩安葬台北市南港軍人公墓,他遺留下理想家的風範,卻將與我們長存。

統雄 聖雄 競雄 叩輓

原刊:http://tx.liberal.ntu.edu.tw/TxFB/LiteratureWorks/!Blog/MemorialsToMyFather.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以愛與熱情「多事、管閒事」的媽媽

媽媽熱愛生命,更表現在對生命的主動豐富化上。 媽媽前半生,都在作家庭代工、貼補家用,和許多臺灣的母親一樣。 但譬如,打毛衣後,還要綉花後才算完成。 如果只是為當時「賺 2 元」,一般都是綉固定樣版的補丁花。 但媽媽認為,她的「作品」要讓穿的人覺得不一樣,有...